葛均波院士:追本溯源 从络病理论到泛血管医学
当前,血管疾病按供血靶器官分别进行研究和治疗,但随着我们对疾病认识逐步加深,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单部位治疗的局限性,提出从整体的角度理解此类疾病。基于此,受到吴以岭院士建立络病理论的启发而提出的“泛血管”疾病概念,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思维,奠定了泛血管医学的学科基础。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就络病理论与泛血管医学共通之处,及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聚焦心血管疾病诊疗进展,从源头加强预防为先理念
葛均波院士指出,近年来,冠心病领域诊疗进展大部分都聚焦于精准治疗(腔内影像技术、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抗血小板治疗)、精准诊断(功能评估)、精准处理等。特别是一些冠脉内生理学指标、影像学指标的应用,可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精准化治疗。
另外,新近发表于心血管领域较有影响力的期刊《循环》(Circulation)杂志的一篇综述分析了过去50年,美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发病率下降的相关因素。总体来讲,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提倡,如适当运动、控制血脂、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戒烟等危险因素,是使得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下降的关键。但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相较而言,或源于对疾病上游因素未达到有效控制。毋庸置疑,进行疾病预防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健康管理策略。
追本溯源,心肌梗死、脑卒中时至今日出现相关症状,并非一日而成,由于长久以来,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不运动等危险因素慢慢积累而成导致的心肌细胞缺血甚至坏死,进而出现疾病症状。因此,随着对疾病认识越来越清晰,干预手段越来越多,要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应该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如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拐点才能够早日到来。
通络药物疏通微血管,保护改善内皮细胞,阻断疾病发展,解决临床治疗难点
当前,强调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的同时,也有专家提出,疾病预防还需要针对适当靶点,即疾病核心病理机制进行干预,比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就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为全身疾病,不仅可发生于冠状动脉,还可发生于脑血管及全身血管。从更加微观的机制来看,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可能的始动因素导致的内皮细胞受损,会进一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除进行上游因素的预防,进一步保护可能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可更好保护靶器官。
葛均波院士表示,如果把人体的血管比作高速公路,现有的支架、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就是疏通“大路”的主要方式,但其他微小血管循环构成的“小路”可能仍旧不通。因此,心肌细胞的缺血情况仍得不到有效缓解。遗憾的是,临床上现有的机械治疗手段,尚无较好疏通“小路”的作用。而通过中药等药物治疗方式,则可更好地起到疏通“小路”的效果,为血管内皮细胞带来养分,更好维持功能。
已有循证证据表明,络病理论指导下的通络药物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甚至可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但要强调的是,内皮细胞存在不同形状、不同功能,若可应用现代化手段进一步证实,药物从结构上、功能上抑或其他方面,具体是如何改善内皮细胞达到治疗目的,使得证据链更加全面,相信通络药物可为相关疾病治疗作出更大贡献。
从“络病”理论到“泛血管”概念,中西医通达或为疾病诊治带来改变
葛院士分享道,他既往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出“泛血管”概念,这一概念是指一组血管系统疾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危害心、脑、肾、四肢等重要器官。广义的泛血管疾病包括小血管、微血管、静脉以及涵盖肿瘤、糖尿病和免疫相关的血管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疾病,归根结底都属于血管疾病,可以说,“泛血管”与中医络病理论不谋而合,旨在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出发,而非头疼看头脚疼看脚传统单个器官治疗理念,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多维度探索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这也是络病理论提出的微血管疾病防治之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