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研究人员揭开“慢性”新冠患者症状之谜
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4月27日报道,导致感染新冠病毒的关键——刺突蛋白很可能在长期内引发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这种表观遗传学变化或可解释为何一些“慢性”新冠肺炎患者在治愈后很长时间内依然存在气短和头晕等症状。
报道称,新冠病毒通过刺突蛋白与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进而感染人体。这就相当于启动了一个程序,使病毒得以向健康细胞释放其遗传物质并扩散到整个机体。
报道还称,如今美国得克萨斯健康与科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仅凭刺突蛋白就足以改变呼吸道细胞的基线基因表达。研究人员尼古拉斯·埃文斯指出,这表明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最初很可能是由于刺突蛋白直接与细胞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这项研究已在美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年会上发表。
研究人员发现,暴露于低浓度和高浓度纯化刺突蛋白的实验室培养的人类呼吸道细胞表现出基因表达上的差异,甚至在其不再暴露于刺突蛋白的情况下依然如此。主要基因包括与炎症反应有关的基因。
埃文斯表示:“我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阐明患者在基因水平上发生的变化,而这或可告诉我们哪些治疗方法对某些患者最有效。”
报道指出,该项研究还比较了实验室培养的人类呼吸道细胞与其他研究中的细胞,后者是从新冠肺炎感染者体内采集获取的。
研究人员通过这种方式发现,经过改进的细胞培养方法能够反映出患者体内发生的情况,而这对将来的转化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人员计划利用这种新方法更好地了解基因表达变化所持续的时间,以及这些变化可能对慢性患者产生的长期影响。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