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发展瓶颈 “政企学研”共建中药材质量新高
人民网7月4日电 7月2日,“新时代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报告会”在河北安国数字中药都举行,与会嘉宾围绕破解中药材质量瓶颈问题、创新中药材培育生产、推动中药材品质升级与规范标准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合力共为 提升中药质量靠智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作专题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会上提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但目前来看,临床证据与中药质量仍然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两大瓶颈。
“当前,中医药面临着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面对瓶颈问题,要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引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智'造提升中药材质量。并通过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聚集地方政府、优质企业与产品资源,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张伯礼说。
张伯礼表示,中医药产业发展对中药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如何做好药,需要更多的科研成果支撑和实际经验积累。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地方政府为保障,共同形成合力,力争实现从源头和全链条的管理,从根本上保证中药材质量品质。
“千年药都”焕发新活力 打造中药全产业链条
“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 安国市素有“千年药都”之称,近年来,安国市加速发展中药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中药产业聚集之都、健康文化养生之地、绿色生态宜居之城,已形成从种植、科研、生产加工到经销使用的全产业链条,进一步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树立中药材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典型。
自2013年以来,天士力集团与保定市、安国市联合建设安国数字中药都,围绕中药材电子交易、第三方药材质量检测检验、全程质量追溯“三网合一”这个核心,实现了种药人、寻药人、买药人、卖药人和用药人等五类客户群体的互联互通互信,初步完成了从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向数字化、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的转型,基本具备了中药材资源可持续供给和全产业链保障能力。
依托科研优势 引领行业技术升级与标准规范
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在会上指出,安国市在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推动成立“河北省中药质量研究院”,整合国家级中药技术创新领域的重点实验室资源、加强互补协作,围绕影响中药质量的种植、加工炮制、仓储等各环节,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与标准建立等工作,必将在优良品种选育、生态种植、规范加工、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中药材品质全面升级。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国辰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换挡期,中药材产业也迎来了深度调整。安国数字中药都建设体现了以“政产学研”机制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升级的前瞻视野。中药材质量下降等问题会成为制约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卖好药、用好药,是民众用药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中医药事业繁盛不息的根本保障,也是每一个道地药材产区、每一个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需要关注的问题。
提升质量意识 加速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会上致辞
“聚焦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用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粗放、低效的生产方式,用产业平台化的发展思路取代散、小、乱的发展模式,用‘品牌立市、诚信为本'的质量意识重塑市场规则,是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表示,标准不统一和行业无序竞争导致的道地药材异地种植、掺假、农残超标等质量问题,使中药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天士力集团将与安国市委市政府紧密合作,依托中药质量研究院和国家及地方重点实验室等一流科研院所资源,做大做强安国实体产业,将安国数字中药都打造成为立足安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前沿高地。同时,也将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引进社会资本,整合优势资源,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并形成发展合力。
会上,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联盟、河北省中药质量研究院正式揭牌。安国市人民政府、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天士力控股集团共同组建“河北省中药质量研究院”。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药鉴定与安全性检测评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手河北省中药质量研究院,共同宣布开启优势互补、协作攻关的科研联动,并发布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