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馆 | 友爱照护--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面对过度医疗的社会,我们仍然是逆潮而行,我们每天仍在从事着革新的事业。” 临终关怀不仅事关临终者的生活,而且体现家人和社会如何看待人的完整生命,一家人能够正视生命的最后部分,必然深刻地影响周围的人如何看待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
若霞创办“友爱照护”的目的是帮助或者协助本地利用好本地社区的资源、创建本地的品牌、为本地需求服务。友爱照护要在中国做一个非营利的临终关怀服务机构,让垂危的老人在有限的生命期间得到优质的陪伴和高质量的生活,让个人、家庭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经济和医护资源方面合理投入,帮助老人安渡晚年,安详而有尊严地、不留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友爱照护将安宁疗护带到阳泉带到山西带到中国西北地区,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成立背景
(一)安宁疗护是什么
安宁疗护,也称为临终关怀,是由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共同提供的医疗保健措施,包括药物、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目的是让进入生命终末期的患者安宁、舒适以及有尊严地离去。护理人员会尽力控制患者的疼痛和其他症状,尽可能保持患者清醒和舒适。
安宁疗护方式的开创者是英国人桑德丝( Dame Cicely Saunders )。1947 年她照顾一位年轻的癌症病人大卫·塔斯马,两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由于当时医生对癌症病人的疼痛束手无策,桑德丝突发奇想:“不知能否为癌症病人的疼痛做点什么?能否给他们更好的照顾?”于是桑德丝决定为癌症病人建立一个像家而比较不像医院的地方。1948 年大卫去世,并将他的遗产五百英磅都留给桑德丝,自此桑德丝便特别关心癌症病人,且继续为她的理想到处演讲,募款。
安宁疗护(姑息治疗)的理念是通过由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理疗师及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团队服务,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在减少患者身体上疼痛的同时,更关注患者的内心感受,给予患者“灵性照护”(该词源自台湾)。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死者了无牵挂,生者还得坚强地继续自己的人生。
安宁疗护作为一种疾病治疗方式,会对病患进行积极的医疗干预。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安宁疗护的内涵,包括:“缓解疼痛和其他令人痛苦的症状”;“维护生命并将死亡视为一个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整合患者护理的心理和精神内容”;“提供支持系统,协助患者尽可能过上积极的生活,直至死亡”。
图1安宁疗护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二)安宁疗护在我国
中国大陆自1988年天津医学院建立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以来,安宁疗护运动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特点:始于临终关怀医学研究、继而走向临终关怀实践、转而由国家顶层设计进行试点、到最终全国城乡开展安宁疗护服务。上海市自1988年南汇县老年护理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机构型临终关怀医院为起点,2012年把开展社区临终关怀列为市政府办实事项目。
现上海市有临终关怀机构80家,平均79.25平方公里就有一家临终关怀医疗机构。2017年2月原国家卫计委连发三个安宁疗护文件,同年9月召开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启动会,确立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普陀区、吉林省长春市、河南省洛阳市和四川省德阳市为全国安宁疗护工作五个试点。这是中国政府履行对WHO的承诺:即把安宁疗护服务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到国家医疗卫生系统中。
安宁疗护试点项目作为医改的优先任务,推动了安宁疗护政策实施、制度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及服务质量的监管评价,加快了中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部副主任、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老年保健与临终关怀专委会施永兴主任,以《中国的安宁疗护现状与前瞻》为题,介绍了安宁疗护服务在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上海市的发展概况。作为中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先行者和“上海模式”的领军人物,他认为:安宁疗护工作是一项顺天意、爱人心、尽人力的人道主义事业。
医学技术的进步挽救越来越多的生命,然而医学并不是万能的。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面临慢病患病率高、失能伤残发生率高等严峻挑战,而充满人文关怀的安宁疗护,给绝症患者提供了一个有尊严的选择。2017年1月,原国家卫计委印发《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未来安宁疗护工作将更贴心和规范。
上一篇:想大口吃西瓜又怕肚子着凉拉稀,怎么办?用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