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模式图
循证卫生保健作为21世纪的核心指导思想,旨在强调临床实践应以最佳证据为基础。为了促进最新最佳证据及时、有效、符合伦理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加拿大卫生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of Health Research)在2000年首次提出了“知识转化(Konwledge Translation)”的概念。同时,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提出了研究和实践之间的三大差距,指出应通过循证实践,缩短临床研究和实践之间的差距。2012年国际护士会也提出了“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弥补证据和实践之间的差距”的倡议。在此背景下,为推动循证护理实践,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开展了针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证据应用系列培训项目。
在证据应用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于2017年形成了“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该模式图以PDCA循环为指导,由四个阶段,12个步骤构成,以流程的方式阐述了针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从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到效果评价的证据应用全过程,在每个阶段,都提供了具体的步骤作为操作性方法,并强调通过证据应用后的效果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的动态循证实践过程。
1. 证据获取
(1)确定问题:研究者或实践者通过临床情景分析,根据临床现状及需求确定具体的临床问题,临床规范/流程欠缺导致实践变异性较大、与患者利益密切相关、临床结局有可能被改善等可作为优先进行质量改进的主题。
(2)检索证据:根据确定的临床问题,采用PICOs/PECOs/PICos程式将临床问题结构化,明确临床问题的主要核心变量,便于开展证据检索。检索证据时,根据证据的“6S”模型,从证据顶端开始检索,首先检索经过质量评鉴的循证资源(如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在循证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再检索原始研究。其次,对检索到的文献根据其类型,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严格的质量评鉴,确保证据真实、严谨、可靠。对证据的等级、证据的出处均应准确标注,以确保证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3)制定指标:由于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检索到的证据,应结合具体的临床情景,根据专业人员的判断及患者的偏好,评价证据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及有效性(即证据的FAME属性,feasibility, appropriateness, meaningfulness, and effectiveness)。在现有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制定质量审查指标,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依据。审查指标应基于证据,并有效、可信、可执行、可测量,应尽量涵盖临床实践的结构、过程及结果层面,以全面评价证据应用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审查指标应当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制定,以促进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包括决策者、管理者、实践者、甚至患者明确证据应用达到的效果,促进其支持、参与及合作。
2. 现状审查
(1)构建团队:构建质量改进的团队对促进成功的证据转化至关重要,团队应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组成,且符合多学科合作的要求,研究者应接受过循证实践方法学的专业培训,而实践人员应包括质量改进机构的决策者、熟悉临床问题相关领域的一线的管理者及临床人员,以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支持体系,确保证据在临床实践的实施、推进和维持。
(2)收集资料:明确质量改进的场所(如病房、门诊、急诊、手术室、ICU等),确定与质量改进主题相关的利益关联人群(如医生、护士、患者、患者家属等),样本量应能够反映该机构的临床实践现状。此外,确定每条审查指标的资料收集方法和工具,可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评估法、访谈法、查看病史记录等。资料收集的工具要求简便、灵敏、有效,以提高资料收集的效率和可靠性。
(3)分析比较:开展现状审查,由经过培训的人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资料,明确目前临床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与制定的审查指标相比较,明确临床实践与最佳实践的差距。
3.证据引入
(1)分析障碍:在证据应用前,通过情景分析明确推动最佳实践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因素,包括来自系统层面和个人层面的障碍因素,系统层面的障碍因素包括组织文化、流程、规范、资源等,个体层面包括实践者层面(如知识、态度、技能、偏好等方面)及患者/家属层面(如知识、态度、需求、偏好、经济状况等)的障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