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病由心生
“什么是健康?”“没病就是健康呗!”很多老年朋友往往这样回答。而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就已给健康下了定义:“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明确告诉人们,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即“健康三要素”。时至今日,如果还有老年朋友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观念未免太落后了!就现实而言,许多老年朋友真正重视的是身体健康,比如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至于心理健康,如何保持心理平衡,谨防“病由心生”,却往往被忽视了。这是最大的误区,也是最不利于健康的。
“心理”,既是健康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所有的心理活动对健康都有影响,唯有情绪的影响最大也最显著。“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此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危害,我国古人早已知晓。如《黄帝内经》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藏(脏),藏(脏)伤则病起”;“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惊恐伤肾”,说明激烈波动的情绪可使脏腑功能失常,经络阻塞,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据《魏书》记载:“李冲一旦暴恚(愤怒与怨恨的意思),肝脏裂伤,旬有余而卒。”是大怒伤肝的一个例证。古典小说和史籍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证:林黛玉多愁善感,终日忧郁而早夭;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震怒吐血而亡;伍子胥过昭关,愁思一夜须发变白等等。无不说明了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危害。
不良情绪为什么会危害健康呢?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身心一体”,当某种情绪发生时,便同时引起身体内部的一系列变化:比如,当一个人情绪紧张的时候,心跳就会加快,血压就会升高,呼吸会加深加快,消化道的运动减低,血糖浓度增加,皮肤电阻减低,肌肉紧张,喉咙发干,手脚出汗等等。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因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困扰,而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就会扰乱生物节律,破坏免疫系统,降低抵抗力,使身体对病毒病菌呈易感状态,身体没病也会“病由心生”,得各种疾病。
首先,易患胃溃疡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体验到心情不好,胃口不佳,吃不下睡不着,时间长了,身体会渐渐瘦弱下去。西方心理学家的“双猴实验”充分说明不良情绪对胃肠的伤害。实验者把两只猴子关进一个特制的笼子里,一只可以自由活动,另一只的四肢被捆无法自由行动。实验者每隔20秒钟给笼子通一次电,猴子便遭到一次电击。笼子里有个压杆,只要猴子在将近20秒的时候,压一次压杆,就可以免受一次电击之苦。那只可以自由活动的猴子,由于经常惦记着到时候去压一下压杆,精神极度紧张、恐惧焦虑,整天提心吊胆,无心吃食物,其胃液分泌量和酸性不断增高,结果得了胃溃疡;而它的伙伴因四肢被捆,只得“束手被击”,用不着操压杆之心,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反倒安然无恙。
其次,易患心血管疾病心脏和血管对情绪极为敏感。当一个人惊慌时,会感到心脏跳得厉害;愤怒、焦虑时,就会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如果这种不良情绪长期延续,再加上其它生理条件,就会使心血管机能紊乱,产生心律不齐、高血压和冠心病,甚至会导致脑血栓或心肌梗死。
第三,容易致癌 现代医学证明,理化刺激、病毒、慢性感染、药物、遗传、激素等固然都是致癌因素,但不良的心理因素尤其是糟糕的情绪,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临床观察发现,不少癌症患者发病前一般都有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往往有严重的心理创伤、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极度抑郁的经历。某医院对250名癌症患者调查发现,其中有156人在患病前精神受过重大打击或伤创。
当前,仍有不少老年朋友只重视身体健康,以为只要坚持锻炼,注意饮食卫生,“管住嘴”防止“病从口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身心一体,忽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伤害,经常生气、发愁,时常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苦闷烦恼、忧愁焦虑,长此以往,身体没病也会“病由心生”。谨防“病从口入”固然重要,警惕“病由心生”更为迫切、更不可忽视!
上一篇:养殖羊防疫及保健措施
下一篇:意外损伤产生超能力